“让世界各国喜欢中国的声音,让世界各地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是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的声音。
11月15日,中国音乐学院宣布讣告:
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15日11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消息传来,很多人开始缅怀。 很多喜爱他的观众甚至称他为声乐界的“一代宗师”“造星高手”。
恋慕音乐小时候考过沈音附中
金铁霖1940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医生世家。 父亲曾是医院的院长,但金铁霖对音乐很着迷。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金铁霖开始用皮球和同学交换笛子自学,之后自学了上海要账公司扬琴、二胡、小提琴、手风琴、小号等乐器。
初中毕业的时候,比起音乐更喜欢体育的金铁霖,靠神来考沈阳音乐学院附中,虽然最终没有考上,但从此对声乐产生了兴趣,并被推荐和俄罗斯老师学习了两个月。
1960年,20岁的金铁霖考上了当时全国最好的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是长春考区200多名考生中唯一一个被录取的。
大学时,金铁霖跟着沈湘老师学习了专业的声乐教育。 喜欢钻研的他一边学习一边动脑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谦虚地向老师提问。 后来,金铁霖回忆起那段学习生活说:“沈教授不仅引领我美商凯丽进入声乐艺术的大门,他诚实的品质和坦率的胸怀深深地影响了我武汉家政服务的艺术观乃至世界观的形成。”
大学毕业后,金铁霖被分配到中央乐团,成为了职业歌手。 有20世纪70年代广为人知的合唱曲《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这首歌由辽沈词曲名家秦咏诚作曲,刘文玉作词,这首歌最初由金铁霖领唱。
专心打造民族声乐“七字标准”
1981年,金铁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研究民族唱法,教学生唱歌的方法。 从1981年到1985年,他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开始探索民族声乐教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唱法的教学之路。 1985年,最初担任声乐系副主任、声乐系主任。
1996年至2009年9月,金铁霖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金铁霖为探索和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和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声乐人才,在弘扬主旋律、诠释文化先进性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金氏首先提出中国民族声乐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赋予了中国民族声乐教育新的学术定位,指明了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并为此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努力。 他创立的民族声乐“七字标准”,即“声、情、字、味、表、养、象”,为民族声乐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民族声乐比赛的评价制定了客观标准。 他辩证地提出了声乐学习三个阶段的理论和一系列完整的、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教学理论。
同时,他完善和创新了歌唱训练所特有的“启发式感觉教育”,通过对声乐教学活动的具体抽象、简单化,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声乐训练中的诸多技术难题,获得了高水平声乐人才的高成功率。 金铁霖在坚持继承民族声乐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聚众所长,融会贯通,开拓创新,开创了具有中国风格、民族神韵的声乐教育体系,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科学完整的金铁霖民族声乐教育体系。
桃李在各地培育了许多“时代最强音”
对于“70后”、“80后”、“90后”来说,金铁霖是有名的存在,无论是看音乐杂志,还是电视晚会,都能看到“金铁霖”这个词。
据不完全统计,由金铁霖领衔的各类声乐家数以千计,弟子脍炙人口,唱出了家喻户晓的“时代最强音”。 在40多年的“一对一”声乐教学过程中,金铁霖培养了无数以歌声名义推动世界的学生,如李谷一、张也、阎维文、戴玉强等优秀歌手。
而对于更多的年轻音乐学生来说,“金铁霖”这个词尤为显眼。 因为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颁发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上,有金铁霖的签名。
金铁霖去世的消息传来后,微博上也出现了很多悼念金铁霖的考级学生,“我印象很深。 我的考级证书上有金老师的签名。 路上小心! ”他晒了自己的证书。
如今,金铁霖走得太远了,金嗓子越来越难听了,但他的教育之路,他所指导的学生所唱的经典音乐,却永久流传。
金铁霖和刘辉(左) )。
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金铁霖多次来沈上课解惑
作为音乐教育家,金铁霖对沈阳的音乐教育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昨天,记者采访了金铁霖学生、曾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的著名音乐家刘辉。 他说,金铁霖生前作为沈阳音乐学院的特聘教授,曾多次为给学生们上课解惑。
谈到恩师金铁霖,刘辉说:“金老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对于中国声乐学派的确立、中国声乐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老师包括英咀华在内,50多年来辛勤耕耘,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情怀倾注在民族声乐这一伟大事业上。 金铁霖老师对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声乐事业未来的发展。 ”。
刘辉听到恩师突然去世的消息,心里充满了悲伤。 “老师的艺术品格、攀登艺术高峰、探索声乐教学、孜孜以求演唱方法和理论研究的精神犹在; 活到过去的坚韧还在; 在对人给予亲切慷慨的帮助后
学向上的仁者之心犹在。先生为中国声乐艺术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留下的宝贵财富都在!先生安息,先生一路走好!天堂又多了一位宗师,卓越的艺术家!”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怀烨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军